今日早盘,数字货币概念走强。截至发稿,板块涨幅达3.43%,日线三连阳,板块内超60只个股上涨。其中,芯原股份20cm涨停,国芯科技、长亮科技涨幅超14%,京北方、海联金汇涨停。
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原来的“10+1”试点地区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4个地方取消了白名单限制,并吸收兴业银行作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
截至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约2.64亿笔,金额约830亿元人民币,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456.7万个。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近期表示,将研究出台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配套政策,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技术标准,夯实数字人民币法治基础。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相关政策持续推出,相关应用场景也在加速落地。4月,第三批试点地区名单出炉,数币试点范围稳步扩大。7月底,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成立,37家成员单位包括多家银行机构、华为、银联商务、福州大学等,旨在推动促进数字人民币产业发展。
此外,还有多个B端项目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落地结算。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陕西省成功落地全行首笔数字人民币汽车消费贷款放款及受托支付业务;江苏省首个数字人民币光伏结算场景在苏州正式落地;江苏地区多家银行落地数字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等。
今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再度扩容,新增加了天津、重庆、广东的广州、福建的福州和厦门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北京和河北张家口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也转为了试点地区。
从最初的“4+1”扩展到“10+1”,再到如今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稳步扩大。其中,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4个地方取消了白名单限制。兴业银行也于近期成为10家运营机构中的一员。
在此背景下,体验数字人民币的用户大幅增长,交易场景持续增加。截至5月末,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456.7万个。
数字人民币对于经济的助力远不止拉动消费。随着数字化场景越来越多,数字应用领域相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数字人民币上下游产业正在产生集聚效应,催生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6月,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福建厦门落地。当地用户可以运用数字人民币实现农业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
专家表示,当前,数字人民币在拉动居民消费、推动绿色发展、提升金融普惠、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光大证券认为,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提速及全面落地时点的临近,各项基础设施升级工作将逐步提速,相关产业链公司将迎来加速发展的契机。
数字货币板块目前处于较高景气度阶段,目前A股市场涉及数字货币板块的公司有64家,市值合计超过5600亿元。进一步看,当前估值低于30倍,年内跑输上证指数(-12.46%)且机构预测2022年、2023年净利润增幅超过20%的数字货币概念股仅有5只,包括华扬联众、中科软、宇信科技、信安世纪及京北方。
中科软、京北方年内获得北上资金加仓。在数字货币方面,中科软公司注重数字货币应用场景的集成实施,主要涉及数字货币相关的应用、集成工作,公司年内获得北上资金加仓1.92个百分点;京北方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均有合作,业务涉及数字货币发行流通、支付结算全流程等。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相关政策持续推出,推动数币应用场景加速落地。4月,第三批试点地区名单出炉,数币试点范围稳步扩大。7月初,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发布《示范区数字人民币2022年试点工作安排》推出,明确了示范区2022年数字人民币创新试点工作场景及任务分工。7月底,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成立,37家成员单位包括多家银行机构、华为、银联商务、福州大学等,旨在对接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数字人民币新基建创新发展,促进数字人民币产业发展。
华西证券指出,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IT行业的革命性创新试点项目,正在重构整个金融支付生态,带来更长期的产业扩张逻辑。从长逻辑来看,数字人民币将成为C端/B端/G端的数字新基建,构建“十四五”数字经济的支付底座。我们判断目前C端消费场景落地只是开端,G端和B端亦在逐渐纳入,全国数字经济的支付底座正在形成,相关IT投入(银行侧和流通侧)将长期上行。
该机构表示,从产业环节增量来看:
1、生态运营角度,银行IT厂商迎来系统改造以及场景运营机遇,建议关注合作受益的银行IT厂商,重点推荐宇信科技、长亮科技、神州信息,其他受益厂商包括天阳科技、京北方、高伟达等;
2、硬件钱包角度,金融机具厂商也将迎来大规模改造机遇,受益标的包括楚天龙、优博讯、新大陆、新国都、拉卡拉、广电运通等。
【免责声明】
1、《财界网》本网站对文章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正当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文章中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凡本网站转载或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原创文章及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所选内容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或联系我们,并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将立即与您取得联系并予以解决。 联系邮箱:yyy@17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