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专区)
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阎庆民指出行政处罚依法全面从严压倒性态势已形成
阎庆民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经验充分证明,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下,我们才能走好新时代行政执法的“长征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才能实现由大变强,行稳致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敢于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不断巩固并扩大行政处罚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战果,继续增强行政处罚依法全面从严的压倒性态势,锐意展现行政处罚工作新担当新作为。
靓丽销售难掩股价颓势中资地产股豪掷逾30亿港元护盘
7月5日晚间,中国恒大、世茂房地产和龙光地产均发布回购公告。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底至今,在港上市的中资地产股中已经有碧桂园、中国恒大等多家房企实施了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超过20亿港元。此外,旭辉控股、融信中国、龙湖地产等公司大股东进行了股份增持,增持规模超过10亿港元。
IPO审核趋严保荐机构需重新定位
金亚科技(300028,
股吧)欺诈发行案给保荐机构再次敲响警钟。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投行最严内控新规实施以及IPO审核趋严的态势下,部分券商投行已提高了对保荐项目的审核标准。业内人士表示,保荐机构需重新调整自身定位,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将风险扼杀在源头。
盘活资产上市公司卖房增业绩
临近2018年半年报披露期,多家上市公司在二季度末处置了所持有的房地产资产。仅6月份,就有15家公司公告出售投资性房地产,不少公司获利巨大。有的上市公司变更了投资性房地产会计计量方式,由成本法变更为公允价值法。业内人士表示,采用公允价值计算模式,房价上涨将带动业绩增长,但房价下跌,业绩会受拖累。
证券时报(专区)
证监会将雅百特跨境造假案移送公安机关
近日,证监会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雅百特及相关人员涉嫌证券犯罪案件,证监会表示,独立财务顾问机构金元证券、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涉嫌出具含有虚假内容的证明文件,证监会将依法严肃处理。
券商近六成新三板做市库存股被套脱手难题待解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再度统计发现,当前88家身兼做市商身份的券商,初始成交金额为122亿元的做市库存股有近六成被套,目前总市值已缩水为86亿元,这些做市库存股因“有价无市”的行情很难退出。
纯阳资产拟增持山东金泰或触发第三次举牌
山东金泰(600385)7月5日晚间披露一份增持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纯阳资产计划自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7月5日期间,增持公司60万股至760万股。本次拟增持股份的价格区间为6元/股至15元/股。
23亿资金北上抄底增持美的集团近4亿
7月5日,大盘震荡下行,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数分别收跌0.92%和1.92%,整体成交金额环比下降。但陆股通资金继续活跃,成交金额环比走高,北上资金抄底净买入约23亿元,成交活跃股中,美的集团、中国平安(601318,
股吧)、伊利股份等获加仓力度居前。
证券日报(专区)
A股跻身万亿元“现金分红俱乐部”
从总额来看,五年来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增长迅速,2017年全体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较2013年分红7515.02亿元增长了49.4%。
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带来更多外资入场
统计显示,沪股通方面,2018年以来(截至6月底)累计净流入855亿元,其中4月份、5月份的单月净流入分别达275亿元、268亿元;深股通方面,2018年以来(截至6月底)累计净流入747亿元,其中5月份单月净流入达240亿元,创下深股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记录。
上市公司大股东频增持35天633家发布相关公告
近期,在多重因素影响下,A股市场震荡下行。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抛出增持、回购预案或公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信心。同时,监管层和券商对股权质押风险加强了政策引导管控,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当前处于可控范围内。
美的集团发布40亿元回购计划如全部实施将成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
美的集团在7月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拟以不超过40亿元进行回购。如果全部实施,这将成为A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