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行常态化的同时,新一届发审委延续IPO从严审核的态势十分明显,旨在进一步提升发行审核质量,防止“病从口入”。从发审会提出的各项问题来看,拟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企业的关联交易、内控制度的有效性等方面受到了高度关注。
近日,证监会新一届发审委分别召开了第9次和第10次发审会,审核共计5家企业的首发(IPO)项目,审核结果显示,5家企业中,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未通过,其余4家则获得通过。
审核结果公告指出,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四方面问题:无实际销售活动的发票开具行为;实际销售收入确认与招股说明书中描述不符;发货指令单上无发货人、储运部主管、出纳签字;产成品出库单上仅有制单人名字,无复核人、发货人、主管签字审核;原材料采购入库环节原始单据无编号,车间到仓库的产成品入库环节原始单据无编号;报告期内现金交易金额较大,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对现金的提现标准与现金使用无明确规定等。
发审委要求,保荐代表人对发行人收入确认原则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以及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主要产品销售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且变动趋势不一致以及报告期间费用率远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及其合理性等问题发表明确核查意见。审核公告还显示,在其余4家通过审核的企业中,发审委询问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会计处理、收入确认、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应收账款、预案材料与存货等方面。
审核通过率情况如何?
按照今年新颁布的发审委办法,每个上会的首发项目都会经过发审委7名委员的投票审核,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5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5票为未通过,在此之前,拟上市的企业已经通过了重重关卡,包括了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等,在“严把新股质量关”的监管要求下,能走到发审委这步还需经过现场检查抽签。
同时,为了避免此前固定组别带来的弊端,参与发行审核的7名委员采取一次一授权,电脑摇号产生当期的发审委委员,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组,临时组建发行审核团队。因兼职委员时间上不能保障随时参与审核,所以过去这一周的8家企业审核均有专职委员完成。
幸运的是,发审委委员给浙江中欣氟材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出版传媒(601999,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给出了过会结果,而山西壶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这2家企业则惨遭否决,让新一届发审委首周审核的通过率定格在了75%。
市场对新股的要求是什么?
自新股生态出现变化以来,市场对新股的关注不再是“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而是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及是否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否合规可控。
从上会项目的问询情况来看,新一届发审委的目光仍紧盯这些“敏感”地带,且狠抓细节,每一家上会企业的问询问题都在4~5个大类,其中还包含不少相关问题。
同时,关联交易也是发审委关注的重点,报告期内山西壶化与参股公司中煤平朔发生关联销售,且参股公司的其他股东山西中煤平朔宇辰向发行人进行资金补偿,发审委要求山西壶化说明山西中煤平朔宇辰向发行人进行资金补偿的原因、性质和金额准确性等,是否符合商业逻辑和具有持续性,是否存在潜在法律纠纷,是否为本次发行向发行人输送利益;而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该公司申报文件存在遗漏关联方和多项关联交易披露、会计核算的不规范等情形,发审委要求其说明主要供应商占比较高,相对比较集中,按会计准则和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供应商是否与发行人存在关联关系。
发审会高效推进
随着本周新一届发审委已经“亮相”三周,发审工作强度逐渐增加。
从审核频率来看,本周(23-27日)共召开7次发审工作会议,审核融资品种之广,上会企业之多,在今年以来并不多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4-25日两日召开的四次发审会中,共审核11家IPO企业;27日两次工作会议合计审核5家可转债项目,当天还有一次工作会议则审核1家配股项目。
亦即是说,本周发审委将要完成17家企业的审核。而在上周(16-20日),尽管有6次发审会,但合计审核企业仅有10家(8家首发、1家可转债、1家配股)。
实际上,发审委的审核转速加快在9月底已有迹象可循。根据统计,9月最后一周发审委共召开9次工作会议,对14家首发企业、7家可转债项目、1家配股进行审核。合计有22家企业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