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1月1日起,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正式施行。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该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试评,借鉴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修订后的标准评价对象范围得到扩展,评价阶段更加明确,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具有创新性。
新标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4、调整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评分,并以总得分率确定绿色建筑等级。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改为评分项,取消优选项。
5、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创新和提高。
6、明确单体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
7、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分配评价分值。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住宅行业将随着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台而出现新一轮分化。
“用于居住的绿色住宅将迎来严格、可量化的标准区分,这也是绿色建筑中最具市场应用前景的细分领域。”浙江杭萧钢构(600477,
股吧)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银木表示,由于新标准更为清晰、明确,旧标准中模糊的空间不再存在。因此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施行,将在绿色住宅行业内掀起新一轮的市场洗牌,并促成行业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