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规实施 让“电子钱包”更安全
来源:财界网 2018-07-09 15:06:54
央行日前发布《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并明确时间表。从本周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交存时间为每月第二个星期一(遇节假日顺延),交存基数为上一个月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
业内认为,备付金全额交存后,支付机构将告别“吃利差”的盈利模式,收入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2017年年底,79家机构估算了备付金集中交存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这79家机构累计缴存客户备付金119.96亿元,影响2017年利润总额约1.97亿元。
客户备付金看似是支付机构的事儿,实际上和每一个消费者息息相关。客户备付金,是支付机构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简单来说,日常消费者购买的预付卡里的余额、支付账户上的资金等都属于客户备付金。
过去,支付机构数量有限、网购电商没那么发达的时候,客户备付金规模不大,影响和风险也较为可控。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各种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客户备付金规模急速飙升。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
我们的钱有哪些具体风险?
一是,客户备付金存在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时有发生。2016年被央行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上海畅购公司,即是恶意挪用备付金,造成资金风险敞口达7.8亿元,涉及持卡人5.14万人,客户权益受到严重侵害。2018年以来,杭州、青岛等地均有支付机构因挪用客户备付金遭到处罚。
二是,一些支付机构违规占用客户备付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或其他高风险投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如果支付机构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就可能出现风险和损失,一旦支付的时候出现流动性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支付业务的正常进行。
三是,支付机构可能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通道。支付机构通过在各商业银行开立的备付金账户办理跨行资金清算,超范围经营,变相行使央行或清算组织的跨行清算职能。更有甚者,有支付机构借此便利为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通道,也增加了金融风险跨系统传导的隐患。
四是,客户备付金的分散存放,不利于支付机构统筹资金管理,存在流动性风险。
有用户担心,支付机构将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会影响到支付过程中的购物体验。腾讯财付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会对用户产生直接影响。
实际上,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以后,支付机构违规挪用备付金现象将得到遏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花钱买买买将更加安全。并且,消费者在各类预付卡中的余额也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把指令原封不动地交给银行,那么支付机构本身沦落成传递指令的通道。“躺着”赚钱盈利模式结束后,未来的第三方支付必须“自力更生”。
连连支付CEO潘国栋表示,以支付通道服务作为主要业务的支付公司之间必然会面临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而支付机构之间又不能再以低成本的通道费率和通道数量这种底层的基础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这必将倒逼一些支付企业迫切通过产品创新、业务创新以及服务创新以保证持续发展和盈利。
财界网、《今日财界》手机电视平台相关专业人士表示,集中存管杜绝了支付机构可以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使得备付金的管理更加规范和安全,降低备付金管理的风险,也降低了支付机构流动性的风险。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财界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