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中国金融未来有四大趋势 谁也不能阻挡

来源: 财界网整合2017-01-17 10:11:11
  “中国金融未来有四个趋势,包括金融活动的市场化、金融结构的证券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体系的智能化。”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近日在2016财经战略年会上表示,这是谁也不能阻挡的,要认清趋势。

  吴晓求表示,具体来说,一是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这与金融的自由化大体上是一样的意思,无论是融资还是投资活动,都要在市场的平台上运行。”吴晓求强调,融资可能会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市场,即使来自于银行也是高度市场化,这里面暗含着利率的市场化。投资也是可以自由的在市场上配置资产,包括其他价格,比如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都是基于市场供求的竞争而形成的。

  二是金融结构的证券化。这里说的金融结构主要是指金融的资产结构,因为金融资产的结构暗含了这个国家金融功能的变化,也暗含着这个国家金融风险的调整会发生变异,所有金融风险都来自于金融产品或者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所以说研究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趋势是金融研究的基础部分。金融资产的结构是朝着证券化的方向发展,这点已经显现出来,而且也符合金融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金融的基本趋势。

  三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正在到来,无论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都预示着这一点。我国金融发展有两大战略目标,一个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国际性的储备性货币;再一个是让中国金融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政策调整和对外开放,包括今年10月1日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份额,还包括深港通的开通等,这都是国际化。只不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相对有点慢,但是也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候会加快。

  四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智能化在迅速提高,包括新技术的运用,比如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其它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实际上对金融业的渗透甚至比任何领域都要大,所以中国金融体系的智能化的进程将会加快。同时,由于金融活动的智能化,中国金融监管也要走向智能化。中国金融发生那么多的基础变化,但是监管没有发生变化,监管准则、监管视野、监管判断标准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从一定意义上说会阻碍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巨大的数据平台,让监管从传统监管走向智能监管。
责任编辑: 路丽莎 IF112
  • 拿起手机 扫一扫

    关注财界网官方微博

  •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财界网官方微信

    获得更多深度财经资讯

我要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您在财界网发表的言论,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财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千股吧热贴
  • 热门主题
  • 热门回复

基金岛热贴
  • 热门主题
  • 热门回复

社区热贴
  • 热门主题
  • 热门回复

财界网广告服务中心

广告热线:400-898-3001